內容來自sina新聞cn
發改委:中國供給體系尚不能適應消費升級的需要
新浪財經訊 11月12日消息,“消費、投資、出口”這三駕馬車如何轉換動力,已成為中國經濟未來能否提質增效的關鍵。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國的供給體系不能適應消費升級的需要,供給的量和結構都滯後於消費升級的步伐。
與此同時,他還表示,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城鄉居民人均收入也翻一番的目標,“十三五”的GDP增速底線就是6.5%。
而據官方近日公佈的經濟數據讓中國經濟前景再次陷入冬天的“迷霧”中,財政收支矛盾愈演愈烈,傳統工業供過於求的格局沒有實質改觀,房地產投資、制造業投資、基建投資增速均在下滑。要保持未來五年經濟增速不低於6.5%,胡祖才認為,13億多人口的巨大消費需求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和空間,但中國的供給體系還不能適應消費升級的需要。
“這導致我國現在出境旅遊的人,大量在境外購買日用消費品,這是因為我國居民對產品的品質質量有瞭更高的要求,以前供給的產品已經不能滿足居民消費需求。”胡祖才說道。
中國政府決策層已開始公開強調“供給體系”改革的重要性。國傢主席習近平11月10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提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民生證券研究所執行院長管清友[微博]對此則解讀稱,“管需求還是管供給,從來就不該是一個問題。”
管清友表示,中國經濟面臨的不單是大蕭條時期的需求不足、供給過剩,也不單是大滯脹時期的供給不足、需求過熱。“我們看到,傳統工業的產能過剩依然嚴重,PPI已經連續43個月負增長,煤炭鋼鐵水泥等企業苦不堪言,產能過剩的實質仍然是產需不匹配。這種過剩也不可能單純依靠裡根經濟學主義從供給端去解決。”管清友建議,中國需要平衡需求側擴張與供給側改革之間的關系,一手擴張不足之需求,一手改善不足之供給,“以中國式新供給主義的理念,走出一條新路。”
中央財辦主任、調研組組長劉鶴近日近日赴浙調研時則強調,針對當前產能過剩問題,需加大淘汰僵屍企業力度,促進產業優化重組;高度重視實體經濟,著力降低成本,幫助企業保持競爭優勢;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業持續發展;同時,他還提出,要高度重視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台北民間信貸借款缺錢急用哪裡汽車貸款信貸借貸黃頁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而要形成良性互動的經濟增長格局,胡祖才認為,需要依據消費升級的方向來進行有效投資和產業結構升級。
胡祖才表示,未來居民消費的升級方向將集中在“服務消費、綠色消費、信息消費、時尚消費、品質消費及農村消費”六方面。他認為,上述消費升級方向便是產業結構升級的方向,也是有效投資的方向,堅持創新,如此,將形成“消費升級引領有效投資,有效投資增加有效供給,有效供給滿足升級的消費需求”的局面。
但據發改委政研室主任、新聞發言人施子海今日在新聞發佈會公佈的數據,發改委前十個月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237個,總投資1.8995萬億元。其中10月份共審批核準瞭19個項目,總投資864億元。交通基礎設施項目、能源項目、農業水利項目投資金額最高,分別為439億元、254億元、136億元,而高技術和信息化項目投資金額最低,僅為3億元。
施子海還表示,穩投資是穩增長的關鍵,目前11大工程包在順利推進,預計今年四季度仍然會加大投資力度。
民生證券宏觀研究員朱振鑫則分析稱,目前需求端的穩增長政策顯然完全對沖工業下滑趨勢。國傢統計局數據顯示,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前值6.2%,當月5.6%,較前值5.7%再度回落。朱振鑫認為,由於去產能緩慢,需求端市場萎縮,傳統工業供過於求的格局沒有實質改觀,采礦能源原材料等占比較大(超過30%)的行業盈利還沒有見底。(新浪財經 吳海燕 發自北京)
新北樹林農地貸款
新聞來源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51112/183723752715.shtml
汽車貸款彰化田中汽車貸款
- 車貸桃園平鎮車貸 彰化田中農地貸款 樹林房屋增貸貸款用途
- 台北房屋信貸房貸 民間信用貸款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 信貸借貸房貸款利率
- 甲種建地 房貸信貸利率試算表 房屋信用貸款利率年息貸款全省皆可處理
- 信貸房貸利率任何問題免費諮詢 汽車貸款 軍公教貸款利率
- 房貸第2順位缺錢急用哪裡汽車貸款 汽車貸款 貸款計算借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