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自hexun新聞

建地種類貸款全省皆可處理內陸核電夏日苦旅

文·本刊記者 王偉長江與江西彭澤縣境內太泊湖之間,有一片2800餘畝的土地,因核之名而備受矚目。5月12日上午,《能源評論》記者來到這裡——彭澤核電項目廠址。這是片對於我國內陸核電有著標志性意義的土地:空曠的田野裡,雨後的陽光分外耀眼,不知名的江鳥盤旋在空中,時而起落,時而鳴叫,清脆的聲音回蕩在山水間。路邊,“1號核島中心”的標牌孤零零地矗立在荒蕪的雜草間;遠處,大件碼頭千噸級的吊塔靜靜地站立江邊。東面的娘娘廟山見證瞭這片土地30餘年間經歷瞭幾輪的喧囂、冷清,也會詫異於人們因何熙來攘往。即使是奔流數千年的長江,或許也無法明白個中緣由。這,就是當下內陸核電項目面臨的尷尬——剛剛拿到船票,卻不知道何時才能起航……“乍暖還寒”的煎熬“內陸核電的現狀,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乍暖還寒”,中電投江西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郝宏生告訴記者。2014年以來,面對沿海核電的重啟等利好因素刺激下,企業與內陸省份對核電項目的期盼之“火”,也被再次點燃。而陷入停滯狀態達3年之久的內陸核電站的心情,用一句歌詞形容就是“胸中藏著一把火,這種日子不好過”。以江西彭澤、湖南桃花江、湖北大畈3傢首批獲得前期路條的項目為例,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三個項目累計投資已超過100億元,每個項目每年的財務成本都在1個億左右。有人曾形容這種開支是“一天一輛法拉利”,雖然不免有些誇大,但確實折射出瞭項目方的窘境。面對巨大的財務壓力,中電投江西核電有限公司的戰略方向,在蓄勢待發的大原則下,經歷瞭從控制節奏,到控制投資的演進過程。郝宏生表示,希望國傢能夠體察內陸核電項目當前的困難,在融資政策上給予扶助,為我國核電事業的平穩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實際上,我國內陸核電前期工作起步並不晚。以江西彭澤項目為例,其幾乎與秦山核電同期選址。1983年,彭澤項目從17個普選廠址中脫穎而出,成為首個通過國傢“初可研”審查的內陸核電項目。後經歷瞭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初的兩輪高潮,在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後,戛然而止。到2011年年初,項目獲得瞭35份核準支持性文件中的29份,廠區“四通一平”工作已全面完成,一號核島具備瞭負挖的條件,項目開工隻等“路條”。“再不開工,都可以種莊稼咯”,同行的馬當鎮鎮長胡斌的一句笑談,表明瞭心中的無奈。曾擔任彭澤縣核電辦主任的他,自2005年就開始參與項目準備,2011年項目停滯後,被派往馬當鎮負責協調一線項目方與當地居民的工作。近年來關於啟動內陸核電的呼籲始終都未停歇,尤其是江西、湖南、湖北等核電項目進展較快的中部省份呼聲最大。在這兩年的全國兩會上,這三個省份都提交瞭重啟內陸核電項目的相關建議和提案。雖然在今年4月中旬新一屆國傢能源委的首次會議上,仍然沒有對內陸核電給予明確支持,但各地為“十三五”的準備工作仍然沒有放松。今年3月,江西省政府召開常務會議,特別強調要“密切關註國傢內陸核電政策,跟進、推動彭澤核電項目”。5月5日,在江西省發改委舉行的《江西省電力中長期發展規劃》新聞發佈會上,更是提出“力爭2020年投產一臺核電機組”的目標。據彭澤核電項目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無論從地質、地形、交通和水資源等各方面比較,彭澤核電項目在內陸核電廠址上都是名列前茅的。這也增加瞭江西的信心,5月13日,江西省能源局電力處(核電辦)處長劉志堅對《能源評論》表示:“江西一直在積極爭取核電項目,希望能夠第一批上馬。”從勃興到停滯江西彭澤縣馬當鎮,地名緣於其地形如奔騰的駿馬橫枕江中。令當地人引以為豪的,除瞭古代的李白、陸龜蒙、王勃等大文豪的詩句,近代孫中山在炮臺山寫下的“中流砥柱”四個大字外,現在就屬彭澤核電工程瞭。當地甚至流傳著“銅安慶,鐵九江,不如馬當小地方”的說法。核電項目的勃興對於區域經濟的帶動,至今仍讓當地人念念不忘;而項目的停滯,無疑也讓當地居民產生瞭很大的反差。中午時分,在馬當鎮街道上,除瞭零星的店鋪在營業,臨街的賓館、酒樓門面大都關著。據胡斌介紹,在2011年3月日本福島事故之前,鎮上的紅火勁真是令人艷羨。項目前期工程進行時,鎮上的住宿、餐飲等第三產業確實受益,甚至有傢銀行沒有在縣城開設分行,直接把辦事處開到瞭鎮上。“當時,鎮上都有人要投資建設星級酒店,項目停滯後,投資千萬元的酒店也擱置瞭。”胡斌遺憾地說。因核電項目移民到馬當鎮東郊的吳老漢告訴記者,2011年以前,附近村民有好多去工程現場打工,也有不少人出租房屋給施工人員。吳老漢笑呵呵的言語間,仍透露著對2011年以前那段日子的回味。除瞭經濟效益,當地居民對核電項目的環境影響也很樂觀。船形村村委會主任胡滿平告訴記者:“村裡有人到大亞灣核電站去參觀,還拍瞭不少廠區和附近居民區的照片,刻成光盤後寄回來,大傢看瞭之後,對核電更加有瞭信心。”胡滿平和吳老漢所在的船形村,正是原來彭澤核電廠址區域的村子。2009年,他們和周邊的482戶村民一起,搬進瞭坐落在馬當鎮上的由核電公司出資興建的核電還建小區,生活水平和生活環境都大大的改善瞭。憑借清一色徽派建築,船形村還入選瞭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名單。對於核電安全問題,村民們也有自己的立場。吳老漢的態度很有代表性,“現在網絡那麼發達,是不是安全網上一查,全都清楚嘍,別人忽悠也沒有用。”在長江邊,近處的青草,無需修剪,冬去春來,會重新生長。遠處的小樹,正在茁壯成長,仿佛預示著這片土地的未來。期待理性對話2012年,與馬當鎮隔江相望的安徽望江方的集中發力,讓彭澤核電項目關註度陡然提升,時至今日,仍未見到雙方建立“對話”機制的強烈信號。對內陸核電而言,項目的停滯原因復雜,直接導火索是2011年日本福島事故,宏觀上來自於國傢層面的安全考慮,現實中的障礙大多來緣於對安全的關註以及利益的博弈,彭澤核電項目的特殊性則在於其跨域兩個行政區劃,需要省間甚至更高層面協調,因此,其經驗對我國內陸乃至整個核電產業而言,將擁有標志性意義。回溯2012年,望江縣政府發文以及“核電四老”發力的原因,無外乎兩個:一是對項目安全性的擔憂,二是影響區域經濟的考量。5月12日,記者在電話采訪望江縣發改委副主任孫林時,他表示,“我們的觀點沒有變化,仍然希望彭澤能夠考慮到周邊區域的經濟發展。”再次驗證瞭這一判斷。解決問題的出路,應更多依賴多方對話和跨區域協調,畫地為牢、本位主義的思維方式都不可取。以內陸核電的安全性為例。對此,業界已有定論,關鍵是如何與利益相關方實現對話和良性互動。“要告訴公眾,核電是安全的,不能一提核能,就想起原子彈。實際上,從醫療、工業領域,到食品衛生等行業,人類的生活已經和核能密不可分。”加拿大安大略省研究與創新廳廳長雷紮·莫偉力告訴《能源評論》。“如果打個比方的話,核電是濃度很低的啤酒,原子彈是濃度很高的酒精,酒精能夠點著,啤酒卻點不著,核電不會像原子彈那樣爆炸,道理是一樣的。”郝宏生如此形容核電安全的對比。他認為,內陸核電是我國特有的概念,從國際經驗來看,美國密西西比河建有32臺機組,占美國內陸核電的50%。法國19個核電廠(共58臺機組)中,有14個核電廠共40臺核電機組位於內陸地區,8條內河兩畔都建有核電站。“我們在和阿根廷、法國等國際同行交流時,他們都說沒有內陸核電的概念”,他告訴記者,“要消除的疑慮和恐懼,需要切實做好公眾的核電科普宣傳工作,更需要加強換位思考,以真誠解開公眾的‘心結’。”2013年5月,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佈瞭由50餘名專傢共同參與的內陸核電廠環境影響評估課題研究成果:我國擬建內陸核電項目安全標準高,不會影響環境與公眾健康。“正好利用這一段時間的緩沖期,將相關工作做紮實、做充分”,郝宏生如此積極地評價項目停滯的影響。據瞭解,自2011年以來,彭澤方面和業主單位已經先後邀請瞭7位能源和核電方面的院士、專傢,為彭澤及周邊地區的利益相關各方和公眾代表講解能源、環境和核電安全等方面的知識。“除瞭傳統的宣傳手段,我們已經開始考慮聯系地方教育局和學校,爭取將核電知識納入選修課。並通過旅遊項目,利用導遊人員為公眾普及核電知識。”郝宏生說。實際上,通過溝通對話建立跨區域協調機制的思路也得到瞭各方認可。在胡斌看來,彭澤望江兩地祖輩相交甚好,核電項目也應該通過協商讓兩地百姓受益。“彭澤馬當鎮與望江華陽鎮沿江兩岸的村民世代往來,民間關系都非常好,兩村很多村民是親戚關系。沒有必要因為核電項目鬧得很僵。”他認為,出路在於跨省域的溝通協調,“一個大項目應該大傢都來受益,應該堅持擱置爭議、共同受益的原則。比如望江的老百姓也來參與建設。”近年來,江西省聯合安徽省開展瞭彭澤核電廠跨省核應急研究。目前的情況是,包括安徽在內的相關各方已經意識到,對話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爭議事件如果再次發酵,最終將形成“多輸”的局面——據本刊瞭解,江西安徽兩省領導曾就內陸核電事項進行過溝通,彭澤縣與望江縣之間也有定期溝通的機制,但如何破解當下僵局,似乎還缺乏速效“良方”。無論如何,協商和坦誠溝通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已成共識,在郝宏生看來,不管有什麼樣的問題,都可以擺到桌面上來談,“理性環境下,一切都可以解決。隻有把問題談清楚瞭,才能進一步做好下面的工作。”如何讓“鄰避”成“鄰必”從茂名PX項目到杭州垃圾電站,再到臺灣反核四,一次次表明鄰避(Not-In-My-Back-Yard)效應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常態。從全球來看,如何解開鄰避效應死結,也成為世界性難題。在民意已能左右公共決策的時代,核電站建設也概莫能外。地方政府出於自身能源結構和區域經濟發展訴求,必然對核電項目大力支持,但在保證項目安全性的前提下,如何處理好與周邊區域和當地民眾的溝通,是當下必須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從本質上看,“鄰避運動”是一種利益博弈,通過各方的妥協與讓步達到利益最大化,才是解決問題之道。一般而言,公眾理性的擔憂來自3個層面:一是個人健康,二是周邊環境,三是資產價值。面對這樣綜合的訴求,同樣需要系統的解決方案。面對公眾“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心理,需要立體式的“組合拳”:於企業而言,需要將項目信息透明公開,讓公眾相信可以控制風險、保證安全;於居民而言,要充分保證其“當傢作主”的權利,不能霸王硬上弓。於政府而言,應通過立法明確項目操作規程,並建立相應利益協調補償機制,完善應急賠償措施。如此,才能讓民眾相信,項目的發展不會造成“雞屎拉在我傢後院,雞蛋卻下在別人傢裡”的後果。在國傢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肖新建看來,“核電社區”的居民應當享有對項目發展的表決權,因為其是項目的直接利益相關方。為此,國傢應出臺相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規制度等措施,以利於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具體而言,就是在法律層面明確,以距核電站5公裡或10公裡半徑所在范圍內的居民作為“核電社區”,該區域內居民為確定型利益相關各者,並以絕大多數“核電社區”居民態度作為項目上或下的民意基礎,以杜絕“周邊居民同意,稍遠居民反對”,從而導致項目停滯的現象。郝宏生更是希望能夠出臺可操作的標準,比如,絕大多數到底是90%,還是60%,在項目跨行政區劃的時候,如何界定不同行政區劃的居民比例等。對於跨區域和部門的協調機制建設,肖新建的建議是,由國傢能源局牽頭,協調江西、安徽兩省及企業等利益相關方形成公開、理性的定期交流平臺。同時,由於核電廠選址是稀缺資源,也應從立法層面對核電廠址加強保護。如果缺乏硬約束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在面臨其他“誘惑”的時候,就很難保證不將核電項目淘汰出局。此外,相關應急和損害賠償機制也是讓公眾放心的“定心丸”。我國目前的損害賠償機制無論是賠償標準、金額總量,還是國際合作方面,都亟待加強。如果能夠讓“核電社區”的公眾明白瞭項目的安全可控,同時又有相關機制保證能夠給與其足夠的補償,支撐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從“鄰避”到爭搶項目的“鄰必”就不是夢想瞭。唯其如此,內陸核電這艘“巨輪”,方能在積蓄瞭數年的能量後,再度揚帆起航,迎來屬於自己、也創造屬於行業的“好日子”。(文章來源:能源評論)(編輯:張掖)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4-06-19/165848966.html

免費諮詢服務汽車貸款苗栗獅潭汽車貸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kv60lc18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